海龜的「塑便」
「印象最深刻的潛水是哪一次?」每當有人問起這個問題,都讓我回想起這一次與海龜的特殊相遇。
「印象最深刻的潛水是哪一次?」每當有人問起這個問題,都讓我回想起這一次與海龜的特殊相遇。
在插畫家感性的筆觸下,神秘的海洋生物成為生動的主角,幽默的文字口吻讓艱澀的知識變得柔軟親民,時時刻刻在海中上演的故事被搬進書裡,用四十種面向帶你了解海洋的多元樣貌。
自由潛水這項運動要想做好,不僅需要掌握各類技巧,還要投入極大的心力。所有的自由潛水專家都是經過了長年累月的打磨,才終於抵達現在的高度。
在哥斯大黎加的東太平洋熱帶海域,珊瑚礁受到非永續的捕撈作業、入侵物種、河流沉積物、農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等多重影響。而哥斯大黎加海洋保護組織開展的珊瑚礁恢復專案,正在為保護當地珊瑚礁系統的健康而努力奮鬥。
短鰭鯖鯊是海洋中游速最快的鯊魚,所以見到這種頂級掠食者的機會可能只有一瞬。然而,鯖鯊正因為在水下難得一見,才更讓潛水員們念念不忘;他們會不辭辛苦地跋涉萬里,在海水中等上數個小時,只求一睹真容。
黑白照片有三種類型,但只有兩種值得追求。在本期EZDIVE雜誌中,Henley Spiers將與讀者分享他的黑白水攝技巧。
Beth Tierney 是EZDIVE 的特約編輯,她一直喜歡玻璃這種藝術媒介,所以她開始參加一些課程來試水溫。在她偶然發現了一個二手窯後,她很快就沉迷於每天醒來後打開窯,看看裡面發生了什麼變化。她不斷地探索如何操縱玻璃,或者更確切地說,讓玻璃操控和啟發她。
許多人認識Vania Kam 是因為她得了很多水下攝影比賽的獎項,因為她參加了香港水下珊瑚普查工作,又或是身為潛水教學系統DIWA 水下攝影考官/ 高級訓練官。無論是哪一個她,今天我們聽她親口訴說自身故事與腦海裡的想法。
「在歷經了這麼多海洋與鯨豚賜予的難忘經驗之後,卻越發感受到大洋是如此的寬闊無盡,向自然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,我,才初窺入門之徑。」——金磊
Simon Pridmore 是 EZDIVE 雜誌長期以來配合的專欄作家,他撰寫各式各樣潛水技巧文章,與讀者們分享他的知識與經驗,並於2020年出版了《Dive into Taiwan》一書,今年8月還推出中文版《環台潛旅: 海洋生態潛水秘境50+》,真是太令人興奮了!